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十三行路與十三行

十三行路是廣州現今的一條馬路名,位於廣州文化公園的北面。在明清時期,這裡包括現廣州文化公園範圍的整片土地,都是廣州對外貿易的中心地帶。

十三行是洋行的前身,原指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,因最初有13家而得名。

為了接待外國商人,外商在十三行街區設有「商館」,亦稱「十三行夷館」。該館為外商住宿、辦理商務和堆放貨物之用。建築以三層小洋樓為主,多具西方建築風格。

十三行的成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,就是當時外商不能直接與中國商人接觸,所以要有中介商人來主持對外貿易。於是廣州便有了「十三行」這個壟斷對外貿易的經濟組織和經濟形式,並讓對外貿易權掌握在十三行商人的手中。

十三行的業務有什麼特點呢?明清時期,廣州的外貿全屬官營,十三行則壟斷了廣州的對外貿易。到了乾隆年間,該行業務發展很快,便分工為外洋行、本港行和福潮行三種,分別辦理對外國商人,對暹羅貢使及商人和潮州、福建商人的貿易事務。行商的主要作用有五:包銷外商運來的商品;代繳關稅和各種現租;代替外國購買各種出口物資;對外商一切活動負保證監督之責;代替政府向外商傳達政令,辦理一切交涉事宜。

廣州十三行貿易壟斷一直延續到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,長達1個半世紀長盛不衰。在這一時期,廣州的貿易以其得天獨厚的地位,處於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。十三行富甲一方、名揚天下的巨富有潘啟官、盧觀恆、伍秉鑒、葉上林等,他們創辦的同文行、廣利行、怡和行、義成行最為著名。現在人們仍然可以從廣州西關的同文路、怡和大街、寶順大街(寶順行)、普源大街(普源行)、仁安街(仁安行)這些由洋行命名的街道中,尋覓到當年十三行一度輝煌的歷史痕跡。

那年間,十三行內外檣桅林立,彩旗飛揚。但它很快衰落了。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,英國炮艦轟開了清朝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,戰敗的清廷被迫簽訂了《中英南京條約》,廣州長達83年的「一口通商」和十三行的壟斷特權被取消。

1856年,第二次鴉片戰爭滾滾硝煙中,憤怒的廣州民眾焚燒了外國商人居住的夷館,十三行也在這場大火中化為灰燼,結束了它長達156年的對外貿易特權的歷史。

當然,十三行衰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:當年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扭轉中英貿易逆差,謀取更多的利潤,竟無恥地向中國傾銷鴉片。乾隆十三年(174年),鴉片出口僅佔英國貨物的八分之一,到乾隆末年,鴉片輸入量已佔輸入貨物的二分之一了,道光年間,數量更加驚人。鑒於此,清廷不得不下令派出林則徐來廣東查禁鴉片。

 

真是太有道理了~~我支持你~~~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