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浴日亭

在南海神廟西側,有一座小山丘,古時叫做章丘。這大約10多米高的山上有一座小亭。唐宋時這裡是三面環水,「前臨大海,茫然無際」,人立亭中,當然是觀賞海景、對大海抒懷的最佳位置。

據有關史書記載,古代這山崗的階梯共108級,但如今僅餘72級崗階了。這裡東連獅子洋,煙波浩渺,夜幕漸退,紅霞初現,萬頃碧波頓時染上一層金光,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之際,有一半仍沉在大海之中,吞吞吐吐,此景象壯觀極了——這就是歷史上宋元羊城八景之一的「扶胥浴日」。難怪當時有眾多的文人墨客遊完南海神廟,喜歡黃昏泛舟於此,第二天拂曉時分才登上古亭觀日出呢!

北宋紹聖初年(1094年),大文豪蘇東坡被貶至嶺南途中,在廣州停留,慕名拜祭南海神。他登上浴日亭,驚歎這大海的壯闊,太陽的輝煌,天地的浩茫,廟宇的古樸,便感懷身世地寫下了「南海浴日亭」一詩:「劍氣崢嶸夜插天,瑞光明滅到黃灣。坐看暘谷浮金暈,遙想錢塘湧雪山。正覺蒼涼蘇病骨,更煩沆瀣洗衰顏。忽驚鳥動行人起,飛上千峰紫翠間。」

詩因亭作,亭也因詩威。有好事者將蘇東坡所吟之詩刻到石碑上以作留念。碑立亭中,亭也因而叫做浴日亭。後名聲漸漸遠播,更有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觀賞「海中浴日(因神廟古時叫波羅廟,故又叫為「波羅浴日」),亦留下不少與蘇東坡應和的詩句。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人陳獻章的《浴日亭和蘇東坡韻》一詩。詩是這樣寫的:「殘月無光水拍天,漁舟數點到灣前。赤騰空洞昨霄日,翠展蒼茫何處山。顧影末須悲鶴發,負暄可以獻龍顏。誰能手抱陽和去,散入千巖萬壑間。」

後人同樣也將陳獻章的詩鑿刻立碑。現兩詩碑並存亭內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