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宋朝皇陵通鑒?北宋

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持續了半個多世紀。直到後周禁軍統帥趙匡胤發動"陳橋兵變",奪取後周政權,建立了皇權高度集中的北宋。北宋的陵寢制度大體上沿襲了唐代初的制度,只是改變了漢唐預先營建壽陵的制度。北宋的陵寢在皇帝死後才開始建造,而且全部工程必須在七個月內完成。由於這個原因,宋代的陵園規模不如唐代。

    唐代後妃從高祖李淵開始,附葬帝陵不單獨起陵,而宋代恢復了漢代的規制,後妃單獨起陵園於帝陵的西南隅。後陵建築與帝陵相同,但規模較小,除太祖莊懷皇后潘氏有陵號"保泰"外,其他後陵都沒有陵號。

    鞏縣宋陵的形制均坐北朝南呈正方形,各陵尺度和墓前石刻數目整齊劃一。墓室上建造方形三層陵臺,每門各有石獅一對。由南門向北的神道兩側排列文武大臣和各種石像。陵園佈局和唐陵一樣分上宮和下宮,分別為上陵謁拜祭祀和日常供奉起居的場所,所不同的是唐代下宮建築在陵墓南面偏西處,而宋代建築在陵墓北面偏西處。宋代建造陵墓相風水堪輿(看風水),流行"五音姓利"的說法,把姓氏歸於古代五音,再按音選定吉利的方位。宋代皇帝姓趙,屬於"角"音,利於丙壬方位(北方偏西的方位)。由於北宋營建帝陵時間短促,運料、營建以及入葬工程量都非常浩大,因此給人民代來了沉重的負擔。例如,建造趙匡胤父親趙宏殷的永安陵時,僅被壓死者就達二百多。

    北宋鞏縣八陵



    鞏縣由北宋八陵。鞏縣在河南鄭州、洛陽之間,南望嵩山少室,北臨黃河天險,蜿蜒阻隔,東為巍峨挺拔、群山綿謁的青龍山,洛水東西橫貫全縣,自古以來就北風水先生視為"山高水來"的吉祥之地。所以北宋皇帝除徽、欽二宗外全部安葬在這裏,統稱"鞏縣八陵"。 鞏縣的北宋陵區,北起孝義鎮,西至西村,中貫芝田鎮,面積約有三十多平方公里。偌大的陵區,真可謂是大枕黃河,足登黃河了。

    鞏縣的北宋陵園由統一的佈局。陵園正中為高宗的陵臺,象徵著帝王"豐業"和尊嚴。陵臺四周,柏樹成林,縱橫如織,故有"柏城"之稱。宋時每陵設有專門負責培育柏苗、養植柏林的"柏子戶"。而今,宋陵的柏樹已不復見。陵臺經近千年的風雨剝蝕,也失去了當年的雄姿。陵臺之下為皇堂,是安放皇帝棺槨的地宮,全部用條石鑲砌。整個佈局給人以方正端莊、拱衛森嚴的感覺。陵臺到神牆南門中間的空地為獻殿的遺址,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地方。諸陵獻殿建築全部毀於元朝。據說,嵩山中嶽廟大殿前的鋪地石,就取之於這裏。



    從陵臺南神門,沿神道兩側排列有整齊對仗的精湛石雕,由北往南有:宮人與內侍石雕各一對。侍立於南神門西側的為宮人,陵太左右的為內侍。宮人雕像眉目細長,雙肩消瘦,束發簪珥,拱手而立,女性的特徵惟妙惟肖。內侍雕像,體態微胖,神情拘謹,手持體現他們身份的球仗和拂塵。四門石獅各一對。其中尤以神宗永裕陵南門石獅雕像最為精美。武士雕像以對。為神道兩側立像的排頭兵。雖然一千多年的風雨剝蝕,但雕像甲胄的紋飾仍然細膩傳神。文武朝臣雕像各二對。文臣持笏,武臣拄劍,恭立神道兩旁,象徵著宮廷百官朝儀。



    藩使雕像各三對。藩使為參加北宋皇帝葬禮的中國少數民族政權代表。藩使刻像於帝陵之前,始見於唐太宗昭陵,是中原王朝同周邊各少數民族政權的政治、經濟聯繫的反映。北宋後期,民族矛盾激化,帝陵仍立藩使像於神道兩側與文武朝臣同列恭候,除了不改帝陵規置的原因外,還象徵著各少數民族政權要臣服於大宋皇朝之意。石虎、石羊各二對。虎是尊嚴與高貴的標誌。羊,個性柔順,形態淑美。我們祖先造字的時候,有"羊面從美"之說。自漢晉以來帝陵之前常置石虎、石羊為祛邪之物。仗馬與控馬官石雕二對。角端石雕一對。瑞禽石刻一對。石象與馴象人石雕一對。望柱一對。望柱類同華表,是意求吉祥的柱型石雕。望柱南為乳臺一對。象徵著子孫發達、繁衍萬世、吉祥如意。
返回列表